【喜迎党代会 争创“双一流”】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固本强基促发展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网络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网络工程为省级特色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信息与通信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技术、农业信息化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教师队伍中有海外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围绕中心抓好党建 敢于担当干事创业

学院党委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注重在工作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工作促进学院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学校统一部署,学院各党支部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前往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教育基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地方实地学习,感受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近年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情况下,学院先后开展了学生党员进宿舍活动、党员教师导师制等活动,申报完成了省级党建重点课题一项,申报完成校级党建课题、支部创新活动方案六项。广大师生党员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学院先后有4人次被评为先进共产党员、先进教师、师德标兵,2016年学院党委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促进内涵跨越发展

六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申请及完成的科研项目共60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等省厅级项目44项,横向项目8项,科研经费总额765.6万元。承办了中国电子学会图论与系统优化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WASA 2015国际学术会议,主办了第一届“网络计算”学术研讨会;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奖2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 (成果类)三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日照科技进步奖3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项。

经过全院师生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近六年来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近三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等各级各类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以上奖励3项,省级以上奖励150余项。特别是2016的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学院学生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学院研究生获得了全校仅有的4个国家二等奖。

学院领导班子坚持内涵发展,紧紧围绕教学工作这一核心,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深校企合作,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新模式,学院引进海外泰山学者1人,国内知名高校博士8人,6人国内外学,派出参加短期培训教师63人次;专业建设方面,在稳定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协调发展过程中质量、规模、效益之间的关系,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先后与山东骏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D仿真设计方向)、与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方向)两个专业;与东营职业学院网络工程专业、济南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分别获批为“3+2”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教学方面,近三年以来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其中包括山东省省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出版教材11部;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省级精品课程2项,校级精品课程5项,省级特色专业1项,校特色专业1项;获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1项,山东省案例库建设项目1项;学院被学校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学院与山东众生数据有限公司建成联合实验室,与华为公司合作成立了华为网络技术学院。2015年7月与凌志软件、山东软件工程师培养基地、尚承教育、蓝鸥科技、博看文思、博赛网络、千锋教育等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2016年3月在临沂市临港经济开发区设立了教育实习基地,开放式办学步伐不断深入,广大学生先后前往凌志软件、山东软件工程师培养基地、北京尚学堂和日照鲁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格睿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博赛网络进校开展实习实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2016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类学生进入日照港中学、日照外国语学校、日照东港区实验中学、日照第四小学、临沂临港产业开发区一中、二中、四中等,实地开展教育实习工作,加强了高校与中小学的关系,增强了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责任感,强化了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学生的从教技能得到显著提高。

扬帆“十三五” 争创特色鲜明的一流学院

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蓝黄”国家战略,积极对接山东省经济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找准结合点和创新点,切实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利用校区与青岛、济宁、日照、临沂等高新区在地域、知识、技术、人才、产业上天然结合的有利条件,发挥学院应用专业特色优势,强化服务辐射,加强技术转移,达到学院教学科研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互动。

学院力争在1-2个前沿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高校领先水平;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达到省内同类高校一流水平,力争进入学校高原学科建设行列;实现学科领军人物、高端人才有所突破,中年骨干迅速崛起,青年群体快速成长,形成一支规模适度、层次合理、结构优化、水平一流的师资队伍;保持在校生规模基本稳定,生源多元化,生师比趋于合理,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逐步完善。本科生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显著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建设能够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高水平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科研平台、研究中心、示范基地,成为支撑区域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新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及信息技术应用领域关键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为培养省级工程技术人才以及承担省级、区域重大项目提供更好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和科研条件。

(来源: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辑:宣传部新闻中心  责编:刘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