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动态
热点动态

    【校友风采】万家团圆铸蓝盾 天下无“拐”捍警魂———记我校历史系91级校友、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

      陈士渠于1995年毕业于乐投·体育,乐投(中国)历史系,同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攻读诉讼法专业硕士。1998年8月,到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工作。2003年4月起,在公安部办公厅工作。2005年至2008年,在职攻读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专业证据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7年7月,担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主任至今。


      24年前,17岁的他步入曲园,在此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而今已是不惑之年的他,重返母校,于讲堂上发出:“愿天下无拐———帮每个破碎的家庭实现团圆梦”的宏愿。他,是法学博士、中共党员、一级警督,是文质彬彬的历史系儒雅男;是极力运用微博打拐的代言人;是现任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他,就是陈士渠,他用人民警察的赤诚捍卫万家团圆,用天下无“拐”的承诺铸就英武警魂。
                        建章立制,出夷入险
      2007年,公安部组建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此前在公安部办公厅工作的陈士渠,履新领命。“打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摆在陈士渠面前的形势,在当时不容乐观。陈士渠带队深入拐卖犯罪多发地区,同打拐民警、受害者家属座谈,进行了持续半年多的调研。通过一名云南文山州18岁被拐女孩的经历,他了解到女孩受熟人“高薪找工作”所骗,而在被拐之前没有任何人告诉她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贩子,这给陈士渠莫大的触动。他很快主持起草了《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草案,确定了此后5年中国反拐核心内容,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逐渐被修改完善,一些打拐反拐的长效机制,开始建立。
      实际上,拐卖犯罪的特点决定了打拐工作困难重重,充满艰险,需要打拐民警直面危险,无私奉献。拐卖犯罪的拐出地、拐入地往往是险峻的山区,开展抓捕解救行动不但道路艰险,还可能面临被聚众围攻的危险。“每次公安部指挥集中抓捕解救行动,我都会赴一线指挥作战,经常几天几夜连续作战,对此有切身体会。”在云南大关县深夜冒雨驱车到乌蒙山顶抓捕一名拐卖团伙主犯,前后历时7个小时,车辆在狭窄泥泞的盘山土路上前行,黑漆漆的夜空下着雨,路的一侧是峭壁,另一侧就是悬崖,不时打滑的车辆随时有可能冲下悬崖,“乌蒙磅礴走泥丸”正是对于此地的生动描写。此外,为严厉打击跨国拐卖犯罪,陈世渠经常和打拐民警赴国外执行抓捕解救任务,更需要直面危险。在安哥拉开展打击侵害中国公民权益犯罪行动,会同安哥拉警方抓捕拐卖、绑架等犯罪分子,解救受害人。由于当地长期战乱、枪支散落民间,持枪抢劫犯罪多发,出门随时有被抢劫、枪击的危险。然而最终他带领办案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抓获陈明俊、黄振兴、黄耀等一大批拐卖、绑架犯罪团伙成员,有力地震慑了犯罪,保障了在安哥拉中国公民的权益。
                        借力微博,创新打拐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凡事不可能一成不变。就打拐反拐工作而言,不论是制定国家反拐行动计划落实反拐综合治理,建立完善侦办拐卖儿童案件责任制、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来历不明儿童摸排比对等打拐日常工作机制,广泛宣传、开设微博微信等发动群众,都离不开在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后的不断创新。“我想工作内容可能千差万别,但创新对于做好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因而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他不仅解救儿童,还巧妙利用微博向广大公民传授经验。“女青年要增强防拐意识,并非‘天下无贼’,人贩子可能离你并不遥远。”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件件深深触动陈士渠的实际案例使得他不得不发出这样的呼吁。
      如今,刷微博已经成了他工作的一部分,在他的微博上最为常见的是一张张孩子的照片加上一句 “请陈主任关注”、“主任帮忙”的留言。每遇这样的线索,陈士渠都会致电当地公安部门进行信息核查,有的会被列为公安部督办案件,地方也会及时将核查情况进行反馈。随后,陈士渠会转发这条提供线索的微博,尽管大多是简短的“正在核查”、“已督办”等语言,对于丢失孩子的家长来说,来自公安部层面的回应显然增大了孩子解救的希望。鉴于有犯罪分子看其微博的可能,他则在要发微博时,考虑到人贩子和买主也会看到微博,正在侦办的案件绝不会透漏任何消息。“运用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是使多年前被拐儿童成功找到其亲生父母的捷径。经过多年后,被拐孩子的体貌特征已经发生明显变化,警方很难用传统的手段进行侦查和破案。打拐DNA信息库可以准确、快速地认定被拐儿童的身份,并通过比对成功找到其亲生父母。”全国打拐DNA信息库的建立是一个被完善的顶层设计,从信息库成立到2012年的3年间,共查找、比对、解救了两千多名被拐儿童。
      随着打拐行动的不断深入,陈士渠从一名普通的警官变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2012年度法治人物”奖、南方人物周刊评选的 “中国魅力50人”、2014年度三农人物、新浪网评选的“微博最具影响力公务员”……但在他看来,“奖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丢失孩子的父母不再哭泣,远在千里之外的宝贝们快点回家。我只做了该做的事而已。”
                       “警察本色,诗人情怀”
      在陈士渠看来,要想做好工作,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是基础、首要任务,在求学期间,争分夺秒地努力学习更是至关重要的。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不禁感慨,“虽周而复始,然生活美好而充实”。
      自进入大学,他便十分珍惜学习的每一寸时光,与同学们互相勉励、刻苦学习。为了实现跨专业深造的梦想,他用短短两年时间自学完成了法学专业本科生四年的课程,即便在寒暑假也毫不松懈,在宿舍以艰涩的法学理论、白开水和泡面为伴,坚强地抵御蚊虫的叮咬、袭卷的热浪、刺骨的寒气,艰苦的学习生活与备战高考相比并不逊色。或许他正是诠释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不仅将法学理论学习透彻形成系统,还奋力直击第一专业的学习,取得骄人的成绩。此外,他还会抽出时间去图书馆,除了阅读有关自己专业的书籍外,陈士渠涉猎了很多有关诗歌的书籍,极大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提升了自身的文字写作能力,为日后刑侦机关报告的书写奠定了坚实的根基。他在主持起草的国家反拐行动计划的会议中,讲解撰写的论文《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形势和防控对策》,介绍“宝贝回家”网站上的各类信息。面对期间媒体的采访,陈士渠讲解打拐形势、犯罪特点、行动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重点,面对众多的数据、详细的法律条文,他一一道来,不用翻看资料,不用凝神细想。回忆起受命率员赴非洲的安哥拉执行打击侵害中国公民权益犯罪专案,他深切地感慨,“我学习过的安哥拉的殖民地和内战等历史知识就发挥了作用”。
      平日,陈士渠爱好诗词和摄影。在他的微博中,常常惊现许多诗词配美图,一张“随手拍秋天”的照片配文“凉风落叶缤纷地,满目晚秋影。林边伫立静无言,雁鸣长空,此去又经年。”“摄影、读写诗词,可以缓解我的工作压力。”而他,也因此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警察诗人”。常年的奔波使他无暇顾及家人,陈士渠心里满是愧疚,但看到被解救出来的妇女儿童回到亲人身边。陈士渠感慨到,“这是对我、我的家人以及和我奋战在第一线的民警们的最大安慰,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强烈的政治意识,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工作思路,全身心的投入成就了他卓著的工作成绩。与时代互动,与百姓同呼吸,他向拐卖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借助新媒体,另辟蹊径,更新了网络社会治理的方式与理念,社会需要这样的父亲,国家需要这样的警察;振奋人心的演讲、发自肺腑的祝福,陈士渠通过亲身的工作经历鼓舞着我们珍惜时光,积聚力量,忠于本分,为梦想而战。

      (文:杨 男 张玉莹 许雨菡  来源:宣传部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孙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