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英,文学博士,乐投·体育,乐投(中国)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地域文化与乡土小说研究、文化视域中的现代小城镇小说研究等。近几年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经典作品解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研究等多门课程。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史哲》《山东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文摘转载、摘要。已出版《地域文化与现代乡土小说生命主题》等专著。主持完成国家、省级社科项目及研究生创新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奖。作为“传统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典解读”精品课程主持人,在现当代文学专业课题研究、课程建设,及成果创新、教学实践方面起主要带头作用。
治学:结缘乡土文学
推开张瑞英办公室的门,一眼便融入一个安静淡然的世界,办公桌上铺就的淡蓝色方格桌布,碎花鼠标垫,随意慵懒的书本物品中透着井然有序;她身处其中,着一藏青色大衣、棉麻米色长裤、神态真诚不拘,这便是她生活的一角——学术对生活的滋养尽在其中。
在成为乐投·体育,乐投(中国)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之前,张瑞英曾担任过一段时间的中学语文教师,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个体生命的敬畏,她广泛关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入乐投·体育,乐投(中国)后,张瑞英便在乡土文学领域扎了根,她认为自己与乡土文学的结缘有一定的必然性。一方面,地域文化的耳濡目染吸引她去找寻藏匿其中的密码;另一方面,乡土小说占据了现代文学的大部分,选择以乡土小说作为研究现代文学的切入点、以地域文化作为乡土文学的切入点,既能把握住人与文化关系的“根”,又能在多维空间下触摸人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姿态,人们在面对生命中重大选择时的态度,便很自然地投射出其内心深处的人性,而文学作为表现生命姿态的一种形式,更是注入了作者的真性情。”如她所言,文学是不能已于言的生命表现形式,流淌其中的是真情真性,是灵魂的发声,她所钦佩的萧红、端木蕻良、李劼人、周作人等人便是将文学贯穿于生命始终的大家。在学术研究中,她就这样穿越时间的障碍与大家对话,尝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架构一个以生命体验为中心的创作理论和以生命书写为主要关注对象的研究体系。
在求学生涯中,最触动她的是其导师朱德发先生对学术的执着心,这让她时常警醒自己好好用功。“老先生五十岁之后对学术的心力不减,取得的成就不亚于从前,这不得不让蹉跎岁月的人精神为之一振,发出‘来者犹可追’的感叹。那样一个一直沉浸在学术中的人,其实他对生活与人一样懂,并且是在他所达到的认识层面的懂。看起来有些迂腐的朱老师骨子里极为通、透,那是灵魂深处的明澈。”在张瑞英看来,对于人文科学来说,有时年龄反倒是一种优势,随年龄增长的人生阅历,能使人更透彻地看待问题,真正的学者意味着一通百通,对人情世事有一种理解的包容,不懂人,又如何能做好学问?
教学:传授思想之美
人的智慧和独立极大地体现在思想方面,所以张瑞英坚持首先向学生传授思想。她认为,现代文学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但其中包含的思想变革却是值得去细细探究的,与重于经典、严于考据的古代文学不同,现代文学更多的是关注思想的发展。文学即人学,现代文学对于人本身的探索与思考,恰恰体现了这一点。文学并非高岭之花,它对于我们应是有着直接明显的影响。思想是人之为人的高贵所在。人不只是有生命,更有着超脱生命的存在——思想。学术若是失去了激情的思考便只剩下知识的堆砌,除了对知识的炫耀,再无其他。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文学应是代代发展的,而后人超过前人的,更多的应该是思想的进步。张瑞英一直强调思想和生活的重要性,她认为人不能如同一潭死水,生命需要为自己的梦想泛起点点涟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思考,因为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培养思想。
问及对大学生的建议,张瑞英说道,我们的教育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仅注重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其实一个健全人格、完满人生,不可缺少的还有另外三种能力,就是快乐、爱以及自我反思的能力。我们常认为快乐是种境遇,其实快乐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给我们健康阳光的一生。爱生活、爱别人,不纯粹是一种奉献与包容,它其实也是一种能力。懂所爱的对象,并愿意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才能给对方想要、补对方所缺,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幸福。再加上反思的能力,方可不断完善自己。
执教三尺讲台,她一直以博学多识与真诚率性感染着学生,每提起张瑞英老师的现代文学课,同学们都极为热切,“张老师带我们领略现代文学的思想之美,在她的课上,你可以真切感受到每一阶段文学特有的温度。”鲁迅的乌篷船,巴金的宅门深巷,李劼人的大河之恋,她不仅解读社会景象,更讲述出那个时代文人之自由独立的精神。生活在“天堂”的人不是不知道世上有毒蛇、猛兽,正是因为知道,才去追求鲜花、香草,才更想认真过好每一天,正所谓‘看破红尘爱红尘’,张老师再三告诫学生们:“做个真实的人,做个认真的人,做个明白的人,用心做人,认真做事。”
人到中年的张瑞英,梦想仍在心头,这梦想中有对感情的信仰、对理想的追求,也有生活中点滴的情趣,她称之为“自以为是”的幸福。她明白随性,既有严谨亦有洒脱。她就是这样一位在课堂上有着犀利思想与纯真笑容的老师,一个真诚待人也会自我调侃的朋友,会因秋风中落叶心灵跃动,会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浮躁繁华的流风中,她活得真实自在!
(作者:蒋雪影 许雨菡 张雪宁 来源:宣传部新闻中心 编辑:新闻中心总编室 责编:杨秀娟)